潮新闻客户端 雷圣初配资推荐网
倘若将晋江比作一盘磁带,那么浔埔的簪花、惠安女的斗笠、阳光夜市的喧嚣与露天KTV的嘶吼,崇武古城的历史回想,便是其五道迥然不同的音轨,彼此缠绕却各自清晰,共同演奏着一曲混杂着传统、坚韧、烟火气和放纵、抗争的协奏曲。这地方,看似平凡,却藏着令人意外的节奏与声调。
初至浔埔,我亦怀揣着游客那点轻浮的幻想,以为“簪花围”不过是女子头上一点精致点缀罢了。然而,当几位白发苍苍的阿嬷在头上堆叠起姹紫嫣红的花团锦簇,如同将春天整个儿移栽于头顶,我竟感到了某种奇异的错位:那满头艳丽鲜花下,岁月刻痕深凿的面孔,在花团锦簇中竟有种倔强到惊心动魄的生机。她们头上那些鲜艳的花儿,愈是盛开得灿烂,愈是映衬着时光的痕迹,如同在无声地宣告:纵使时间侵蚀了容颜,生命仍能倔强地开出一片绚烂。
展开剩余90%我亦未能免俗,跃跃欲试地加入了“簪花围”的行列。当沉甸甸的花冠压上头顶,脖颈顿时陷入一种甜蜜的负担之中,仿佛戴上了整个春天的重量。行走之间,满头的花朵微微颤动,引来旁人注目,我竟不自觉得意起来,步履也似踩在云彩之上。(我这光头状的发型,也不违和,照片就不上了)这无声的加冕礼,无论年岁几何,在此刻皆被授予了“生命值得盛装”的荣耀。
在村中祠堂前,我窥见了簪花另一层更深沉的意味。一位阿嬷,刚刚还在与邻人谈笑风生,转瞬已肃穆立于祖先牌位前,头上簪花依旧,手中却已换上袅袅香烟。那供奉的祭品中,赫然躺着一盘同样精巧的塑料簪花,颜色鲜艳,永不凋谢。
顿然领悟:鲜花终将零落成泥,而塑料之花却可在祖先案前长存,这岂非一种狡黠而务实的智慧?浔埔人以簪花之美装点生之此刻,又以塑料之花延续对逝者的敬重——她们把最绚烂的鲜花戴在生者的头上,却把永不凋零的塑料之花献给长眠的祖先。生与死,短暂与永恒,竟在簪花这一物上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与和解。生命与逝去,竟在簪花中达成了一种奇异的圆融:生者头顶鲜花绚烂一时,逝者案前假花长存不灭。
目光南移,惠安的海风携带着咸腥与力量扑面而来。惠安女的身影,便是在这风浪里站成了一道刚柔并济的风景线。她们头上那标志性的黄斗笠,压得低低的,几乎遮去半边天空,只留下坚毅的下颌线条,在咸涩海风与灼热阳光中勾勒出生存的轮廓。那斗笠,俨然是一面盾牌,抵挡着自然的粗粝,也遮挡了世人过度的窥探,为她们在生活的风浪中,守住内心一隅沉静天地。包裹严实的头,露脐的蛮腰,还有一段大白腿的阔腿裤,是矛盾体么?
偶遇一位惠安阿婆,她坐在自家石厝前小憩,斗笠随意放在脚边。阳光下,她脸上纵横的皱纹如同大地的沟壑,每一道都刻着岁月与辛劳,可眼神却锐利如鹰,又沉淀着深海般的平静。她谈笑风生,讲起年轻时如何肩挑上百斤石料,行走如飞。言语间毫无自怜,反倒有种“女娲补天”般的理所当然——仿佛女人生来就该如此顶天立地。我凝视着她那双骨节粗大、布满厚茧的手,那早已超越了“手”的范畴,更像是与礁石搏斗了一生后,身体自然进化出的生存工具。这双手,无言诉说着一种比任何华美辞藻都更撼动人心的力量哲学:所谓坚韧,并非悲壮的口号,而是将生活的重负嚼碎了,融入日常每一次呼吸和迈步中。
她们负重前行,肩挑手扛,身影在夕阳下被拉得极长,如移动的山峦。那黄斗笠下,不见愁苦的阴影,唯有坚韧与从容,在风浪中写就了一部无声而磅礴的生存诗篇——她们用斗笠接住阳光,将阴影踩在脚下成为海浪;她们用肩膀担起生活,把腰杆挺成礁石的模样。(她们不懂普通话,我也不懂她们说的是啥,各说各话,笑容倒是真实的。以上有些内容杜撰,如你亲临此地,可以比我更会瞎扯。“惠女风情园”,不划算,30的门票,就爬一座小山。吹海风是真的舒服!)
当夜色吞噬白昼的最后一抹余晖,晋江便迅速褪去日间的衣装,在“阳光夜市”的招牌下焕发出另一种灼热的生命力。这里的光线是黏稠的、饱和的,带着某种急不可耐的焦灼,将攒动的人影紧紧裹在浓烈的烟火气里。
甫一踏入,汹涌的人潮裹挟着声浪与气味,如热浪般扑面而来。空气是各种油脂、香料、汗水和吆喝声奇妙混合发酵的产物,浓烈得几乎有了形状。小心啊!人挤人,你的后背很容易被两坨肉碰撞!而你,又很容易被前面的肥臀顶出一段距离,这不是调侃!摊主们的叫卖是此起彼伏、永不疲倦的交响:“蚵仔煎,保证肥!”“土笋冻,透心凉!”那声调里洋溢着一种近乎夸张的自信与热切,每一个音节都在挑逗你的味蕾和钱包。你仿佛能看见声音的热气在霓虹灯下蒸腾,汇成一片欲望的云海。
而食物本身,更是一场赤裸裸的感官盛宴。滋滋作响的铁板烧升腾起带着肉香的烟雾,金黄流油的烤鱿鱼在炭火上妖娆扭动,堆积如山的腌水果闪烁着诱人的蜜色光泽……每一种食物都在用最原始的色、香、味大声宣告自己的存在,毫不掩饰地撩拨着过客的馋虫。人们摩肩接踵,在狭窄的过道里缓慢移动,手里举着竹签串起的小吃,脸上洋溢着一种集体性的、略带亢奋的满足。咀嚼声、谈笑声、扫码支付的滴滴声,汇成一片丰饶的嘈杂。在这片喧腾的海洋里,个体的轮廓暂时消融了,只剩下一个巨大的、蠕动着的、追求即时快感的“胃口”。夜市仿佛一个巨大的胃袋,贪婪地吞噬着夜晚的时光,又慷慨地分泌出最直接的快乐。欲望在此刻变得如此正当而纯粹,它被端上铁板,串在竹签,浸在汤汁里,成为这场永不落幕的狂欢节最理直气壮的主角。个人推荐“火焰山猪蹄”,铁板肠!其他的就不知道了!这是我体型造成的,根本挤不进!万一挤的过程中,产生了误会,我这相貌,没人会说我是好人!
当夜市的人潮渐多,咸湿的海风重新占据街头巷尾,晋江的夜才开始“丰韵”!那些散布在街头巷尾、公园角落的露天KTV摊点,如同夜之舞台上一盏盏突兀的聚光灯,骤然亮起,宣告着另一场民间“艺术”盛宴的开场。
简陋的塑料棚子下,几把折叠椅,一台轰轰作响的发电机,一个屏幕闪烁的旧点唱机,外加几个漆色剥落的塑料话筒,便是全部家当。然而,简陋的舞台从未阻挡表演者的热情。投入其中的歌者,或三五好友勾肩搭背,或一人独握话筒如握权杖,对着屏幕上的歌词,神情庄严肃穆得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仪式。
声浪是极具侵略性的。无论你身在附近何处,那经过劣质音响放大、严重失真的歌声,都如同无形的海浪,蛮横地拍打你的耳膜。跑调?那是常态,且跑得理直气壮,天马行空。破音?那是情感喷薄而出的必然结果,是灵魂呐喊的副产品。唱到动情处,歌者往往紧闭双眼,眉头紧锁,脖颈青筋暴起,身体随着自己制造的“旋律”剧烈摇摆,仿佛正经历着某种灵魂深处的风暴与洗礼。我也参与了,舒服解压!
那歌声,与其说是艺术表达,不如说是生命的直接倾泻。不在乎技巧,无所谓旋律,只求那一刻声带的彻底震颤与胸腔的毫无保留。当一曲闽南语经典《爱拼才会赢》被唱得七零八落、荒腔走板三十遍之后,某种奇异的感觉在我心中升起——那奋力吼出的每一个破音,都仿佛是他们与生活较劲的号子;那不顾一切投入的摇摆,是对白日里所有规矩与压抑的一次彻底放逐和反叛。这粗粝刺耳的声波里,竟裹挟着一种令人动容的原始生命力,在暗夜里横冲直撞,笨拙却无比真实。
离开惠安女的石厝,海风推送我北上,直抵崇武。远远地,那雄踞海岬之上的巨大石躯便撞入眼帘。城墙如山脊般沉重,灰白巨石在烈日下泛着冷硬的光泽,仿佛自天地初开便卧在此处,吞咽着永不止息的海风。城基深深扎入海岸的岩盘,巨浪年复一年扑打啃噬,却只在石面上留下更深的墨色蚀痕。城墙的肌理,便是被风与海雕琢的史书,每一道伤痕都凝结着时间与自然的对话。
穿过瓮城幽深的门洞,如同步入时间隧道。城门厚重如史页,每一次开合都似掀动过往。瓮城石壁上,明代抗倭将士刻下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,那些力透石背的姓名,是嵌入石头的魂魄。抚过冰凉的刻痕,指尖似触到六百年前滚烫的脉搏——戚家军士卒们倚在城堞后,耳中灌满倭寇的嘶吼与海潮的狂啸,粗粝手掌紧握长矛,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。那凝固在石头里的心跳,沉重而固执,至今仍在瓮城幽闭的空间里隐隐震动。
古城深处,又是另一番活色生香。寻常人家的小楼就依着内城墙根生长,石阶被无数脚步磨得光亮温润。清晨,有老人在墙根下缓缓打着拳,动作如古树伸展枝丫;午后,孩童的笑闹声在古老的街巷里追逐碰撞。最奇妙的,是那些藏身于寻常巷陌的石雕作坊。走进去,只见匠人俯身于巨大石板前,手中钢钎细如笔锋。叮、叮、叮……轻而密的敲击声如雨打芭蕉,石屑簌簌落下。匠人眼神专注如深海,针尖在石板上游走,以点成线,聚线为面。渐渐地,石面竟浮现出栩栩如生的人像或山水——那不是刻上去的,分明是石头内部沉睡的魂灵,被这密如春雨的敲击声温柔唤醒。石屑飘落如时光碎屑,钢针的每一次刺点,都是与石头内核的深度密谈。在这极致的静默劳作里,坚硬的石头吐纳呼吸,被赋予了血肉的温度。
夕阳熔金,再次登上城墙。海风浩荡,吹得人衣袂翻飞如旗。俯看城外,惊涛裂岸,雪浪在礁石上撞得粉身碎骨,轰鸣声如远古战鼓擂响,永不止息。回望城内,炊烟正从鳞次栉比的屋顶袅袅升起,晚归渔船的汽笛声混着谁家锅铲的翻炒声隐隐传来。这一刻,脚下厚实的城墙仿佛成为一道巨大的门槛,清晰分隔又奇妙连接着两个世界:外是永恒的自然伟力,狂放不羁;内是绵延的人间烟火,安稳踏实。我站在门槛之上,感受着石头的低语与海风的回响在体内交汇——那来自时间深处的沉重脉搏,与当下市井温热的呼吸,竟在城墙这一线之隔上达成了奇妙的共振。历史并未沉睡,它就活在此刻的烟火与海浪的合奏里。
晋江这盘“磁带”,至此已非五重声响。崇武古城以其石质的厚重与时间的纵深,为这场大地的合奏增添了雄浑而低回的重音轨。浔埔簪花围起生死的俏丽哲学,惠安女以斗笠写下坚韧诗篇,夜市在烟火中爆裂欲望的狂欢,露天KTV在走调嘶吼里放逐灵魂,而崇武古城,则以石头的低语与海风的回响,铺陈开大地上最深沉恒久的背景和声。
这五重声响,并非严丝合缝的和谐交响,更像是大地自身粗粝而丰沛的呼吸吐纳。它们各自独立,音色迥异,时而甚至相互冲撞——簪花的柔媚如何呼应城墙的冷硬?夜市的喧嚣怎样融入古城的沉静?露天KTV的嘶吼又怎能匹配石匠针尖下的静默?然而,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共存与碰撞中,一种更为宏大、更具生命力的“和声”悄然诞生。
它拒绝被规整的乐谱束缚,它包容着生之绚烂与死之永恒,容纳着生存的重压与即时的欢愉,交织着历史的回响与当下的脉动。生活本身,何尝需要严丝合缝的完美乐章?它的动人魂魄之处,恰恰在于这不加修饰的参差多态,在于这花影、海风、油烟、破音、石屑与浪吼的缝隙里,无数平凡生命以各自的方式奋力谱写的配资推荐网,那生生不息、喧腾不止的人间进行曲。晋江五重奏,便是这混沌而磅礴的生命原声,在时间与尘世的交汇处,永不停歇地回旋、激荡、生长。
发布于:浙江省申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